2012年1月7日 星期六

[日本] 日本的數位電視放送規格

C3CFA5C7A5B8B2BD

之前有稍微講過日本的無線電視數位放送的事情:

http://tacolin.blogspot.com/2011/07/blog-post_14.html

剛好最近有看到一篇日文的網頁在講日本的數位電視放送規格,講得比較仔細。

就把裡面的重點稍微翻譯、節錄、再加上我自己調查的一些情報彙整。以下的文章偏技術性有點重 (雖然也半瓶子水而已),感到不適者,請自動離開。





(1) 日本無線數位電視 ≠ 日本衛星電視

如果你有看到日本的名詞叫做「地上波」或是叫「地上デジタル (digital)」的,就是指一般的無線的數位電視廣播,架一般的天線就可以了。

如果你看到的名詞有加上「BS」或是「CS」的,那就是衛星電視,需要裝小耳朵才可以看的那種。BS跟CS指的是衛星種類的不同而已。


(2) FULL HD 到底是什麼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Full_HD

FULL HD只有指解析度要是1920*1080,沒有說1080後面要接的是「i」還是「p」。所以不論是 1920*1080i、或是1920*1080p,都叫做 FULL HD。


(3) 日本的數位電視的規格不是 FULL HD

日本的數位電視規格是日本特製的,叫做 ISDB-T。解析度是 1440*1080i。使用MPEG2-TS壓縮,bitrate大概是17Mbps。


(4) 日本的衛星電視也不能算是 FULL HD

http://friio.k-ota.net/?channel

根據上面的網頁顯示,日本的衛星電視每一個頻道都有不同的解析度。其中有一些頻道有達到1920*1080i,大部分是1440*1080i,也有720*480i的,甚至還有更低的?

挑那些1920*1080i的頻道來說的話,bitrate大概是24Mbps,比17Mbps高。

(上面網頁沒寫p或i的話,那就是i)

之前日本的衛星電視也是類比廣播訊號,不過目前也是都換成數位廣播訊號了。


(5) 電視台用攝影機最初拍攝出來的東西是什麼規格呢?

最初電視台拍攝出來的畫面,是1920*1080i。雖然只是「i」,但是電視台拍攝的時候是沒有經過任何壓縮的訊號、bitrate 是1500Mbps以上。

如果你對於 bitrate 沒有感覺的話,下面這段影片,請調成最高畫質的(1080p)來看:

你覺得它的畫質如何?它的平均 bitrate 大概是6Mbps,經過H.264壓縮。H.264 壓縮技術比較好,大概可以到2倍以上的 MPEG2 的 bitrate。

H.264 6Mbps 的畫質 約略等於 MPEG2 13~15Mbps 的畫質。也就是說上面的影片,單就規格來說,接近日本數位電視的等級。

(雖然我覺得畫質還是比日本的數位電視差啦,絕對不是因為老頭看起來比較醜的關係。XD)

我本來是想放少女時代的原版,不過一定會有一些奇怪的人說什麼反韓的屁話,所以我就放日本版的,哼。XD


(6) 當初日本為什麼不用更高bitrate、或是更高解析度的數位電視呢?

這有考慮到兩個因素,第一個是頻寬的問題。住在台灣的人應該大多都有在上網,多少可以理解頻寬的初步概念。其實你家看無線的電視,就跟你用無線網路上網一樣,電視台跟你家之前是有在消耗空氣中的頻寬的。

越高畫質的影像,不論是 bitrate越高也好、解析度越高也好、fps越多也好,需要的頻寬就越大。

而空氣中的無線的頻寬的全部的量其實是有限的,不是說你想用多少就用多少。

第二個就是,考慮到最壞情況的問題。下雨天收訊會比較差、住在山上收訊會比較差、被大樓擋住收訊會比較差。

通常制訂一個標準或是法律,不能只考慮到最好的情形。大太陽、空氣很乾淨,就看高畫質電視。下雨天、大陸沙塵暴,電視就自動變成低畫質?

(天龍國可是每年冬天又冷又下雨,其他季節就會沒事來個沙塵暴…)

或許有人會說這樣也沒什麼不好,但是電視如果常常換來換去的其實是很討厭的。與其這樣劇烈的轉換,不如取個中間 (甚至偏低) 的值,固定下來不要變來變去的。

考慮到現實種種不利因素影響的關係,公用的標準通常會訂得比較低、讓電視在大部分的人家裡都可以正常觀看,而不是只有在收訊好的家裡才可以看。


(7) 為什麼要用MPEG2編碼,不用比較厲害的 H.264 編碼?

重點在於數位電視這個東西被制定出來的時間。

H.264 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?雖然H.264的規格應該也是早就制訂,但是到真正晶片以及支援的電腦/硬體夠多,也是近十年不到的事。

數位電視的規格確立下來,我記得是更早之前的事情,日本或許還比台灣更早。

並且,政府在制定一個規格的時候,通常不會選擇當時「最新」的技術、而會選擇當時偏向「穩定」或是「主流」的技術。

制定的時間是很久以前,而且又是選當時比較穩定的技術,自然選 MPEG2 是很正常的。要知道當初制定的時候大家可是還在看類比電波的電視哦,而且只有VCD (VHS?) 連DVD都不多的年代哦…。

如果你還想問為什麼不選「最新」而要選「穩定」,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你…總之你不要去當官員 XD。


(8) 到底什麼叫做高畫質

一般人通常都會先用解析度來說明,認為只要1920*1080就是高畫質。事實上,我個人覺得 bitrate、fps這些應該比解析度還重要。不過 bitrate 跟 fps 很不好解釋,也並非絕對就是數字大就好。所以…不容易當成判斷標準。

電影或是卡通,都是由一張一張的畫,連續翻動起來所組成的,這樣講大家應該還可以理解吧。

解析度有點像是那個「一張畫紙的大小」,解析度越大,紙就越大張。

fps的話,可以想成是「畫的數量」,畫的數目越多,看起來的影片連續感越好。

bitrate有點像是「填在畫紙上的顏料」,可以用來作畫的顏料越多,這些畫就越鮮豔好看。

編碼技術的話可以想像成「畫家的手腕」吧,H.264 可以用1/2的顏料,畫出跟 MPEG2 用1的顏料一樣的效果。但是顏料如果太少的話,巧婦難為無米之坎,H.264也是一樣死啦…。

最好的情況當然是、紙大張、顏料多、量也多,這樣看起來就是一整個讚。

不少人都會去網路上找一些紙大張但是沒顏料的東西來看,然後說自己在看高畫質…。

講了這麼多,其實高畫質的重點就是,你覺得高就高啦…就這樣

此外,副檔名是AVI、MKV、MP4其實跟畫質高不高沒什麼關係。那充其量只是個裝這些「畫紙」的外包裝盒子的形狀而已。盒子長怎麼跟裡面的畫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。

RMVB的話先不討論。(其實是我懶得研究)


由於我在學校也不是做編碼相關的東西,所以上面講的可能有很多錯誤的地方,請知道的指正一下。

日本數位電視的資料來源:(YAHOO知識+真是好物)

http://detail.chiebukuro.yahoo.co.jp/qa/question_detail/q1411687874

5 則留言:

  1. "(8) 到底什麼叫做高畫質"的比喻很簡單易懂
    謝謝你的整理分享 :)

    回覆刪除
  2. 請問版大知道MPEG2-TS和PSI嗎?
    我在書上看到日本ISDB-T的1-seg頻段不回傳送PAT,
    那日本的手機該如何不透過PAT解Transport Stream?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這個太技術性了我可能無法回答... Orz
      抱歉沒辦法幫上你的忙

      刪除
    2. 好的,謝謝~
      光你這篇就讓我釐清不少觀念了XD

      刪除
  3. 博主写得很清楚。但是不明白的是,观众看完高清电视会去买DVD,画质明明差那么多?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