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常會聽到「男生買訂婚(結婚)戒指」的比較基準,都是3個月份的薪水。
雖然現在大家不一定會真的花到3個月份的薪水來買戒指。但是言語之間談起,總是免不了是用3個月這個數字來比較。XD
為什麼是3個月?為什麼不是1個月、2個月、甚至是半年?
【該死的Debeers】
世界上有名的鑽石商 – Debeers,為了增加自己的銷售量,就在廣告詞當中開始鼓勵男人能夠花上足夠的錢自己的月薪,買顆夠份量的鑽石,來證明對女性的愛。
為了能夠讓這個「足夠的錢」,讓社會大眾很容易瞭解,又不落俗套。畢竟直接講出一個數字,感覺就很俗氣。
所以他們使用月薪來做為度量單位。也可以讓女生體會到,男生是花了幾個月的時間,來證明自己的愛。XD
該廣告行銷得十分成功,廣告詞也廣為大家所知,慢慢的,大家也就習慣用幾個月的月薪來衡量鑽石戒指的價值。
其實,用月薪、而不用實際的數字,還有另一個很奸巧的意義…。
有趣的是,廣告剛開始推出是在歐洲及美國。並且一剛開始推出的時候,所主打的廣告是「1個月的月薪」。
大概這樣宣傳了一些年頭之後,不知道是Debeers嫌賺不夠呢、還是通貨膨帳呢?1個月就慢慢變成了2個月… 囧
所以現在歐美人在聊天的時候,似乎是比較常用「2個月的月薪」來做為戒指的衡量標準?雖然是網路上查到的,但仍不是很確定,有待住在米國的同學驗證一下。XD
那為什麼日本人跟台灣人,反而是3個月,平白無故多出了1個月?
由於 Debeers 主打這個「月薪買戒指 = 真愛」的狗屁廣告是在很久之前。大概都在我出生前、甚至更久吧。
當時考量到匯率、以及歐美普遍收入比較高。
歐美人1個月月薪 = 日本人3個月月薪
所以當這個 Debeers 廣告在日本製作的時候,就變成3個月了。我想台灣的3個月說法,或許是從日本傳來的吧。
不過我們的收入應該比日本人還低才對…?
【月薪制度的奸巧之處?】
不過其實這個都是以當年的月薪來計算的價錢,經過了這幾十年,大家的收入其實都已經增加了,要是以當年的價錢計算的話,現在應該是不必花到3個月就可以賺到。
這也就是Debeers為什麼當初要用「月薪」而不用「實際的數字」來做宣傳的原因。
因為大家錢賺多了,月薪跟著成長,以前一個月賺3000,3個月的薪水還不到1萬買個戒指。現在一個月賺3萬多,3個月的薪水就要花到10萬買戒指了。
只能說商人真是好樣的…你賺多,他就要賺更多 XD
當然,我相信這年頭應該沒幾個人,會真的花到3個月的月薪來買戒指。
不過這種根深柢固的「3個月」觀念,大家頭腦裡仍然抹滅不去。
只能說商人真的是厲害啊…
資料來源: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Engagement_ring
鑽石保值的克拉數是一克拉(以上)
回覆刪除同樣一克拉等級從七,八萬~三四十萬不等,
抓個數字為10~12萬
差不多是上班族三個月薪資(三萬三~四萬)
這個差不多是適婚年齡上班族薪資